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隋王鼓吹曲·登山曲

谢朓 谢朓〔南北朝〕

天明开秀崿,澜光媚碧堤。
风荡飘莺乱,云行芳树低。
暮春春服美,游驾凌丹梯。
升峤既小鲁,登峦且怅齐。
王孙尚游衍,蕙草正萋萋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天气清明,长满花草的山崖也展现出来,一泓清水,波光粼粼,水边长堤含青滴翠。
飞莺被风荡得飘乱起来,天上的行云,被春树的芬芳所吸引,低低地贴近着春树飘过。
暮春时节换上华美的轻装,沿着山路向高处攀登。
登上高山,纵目远眺,想到千年前的孔子登上东山,眼底的鲁国变得很渺小了。
蕙草生长得正茂盛,贵族子弟正好来此隐居恣意游赏。

注释
崿:山崖。
峤:尖而高的山。
王孙:贵族子弟。
萋萋: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
简析

  《隋王鼓吹曲·登山曲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先写山光水色,点明天气晴朗,景色生动鲜明;接着赋予无生命的“风”、“云”以生命和感情,增添了生命力,春景如画,人在画中;而后由写景转叙游,说正是游人脱去寒衣、换上轻装、登临游赏的大好时节;接下由叙游转抒情,诗人发思古之幽情,产生人生短暂之感;最后化用淮南小山《招隐士》语意,说不悦于官,羡慕归隐之意已溢于言表。全诗语言雅致,意境高远,旨在记游,把景色写得旖旎多姿、把行程写得如历其境、把情感写得渺邈超然,见出诗人高妙的笔法。

赏析

  这是作者在荆州奉随王萧子隆之命写的《乐府·鼓吹曲》十首中的第九首。写登山游览,流连忘归之意。

  诗首句点题写“崿”。“崿”,即题中所登之山。“天明”一词含义双重,既是指这一天的天亮早晨,也指这天天色晴朗。“天明”二字虽不见着力,但却是全文要领。倘无晴朗天气,不但下文全景皆晦,而且更无登山游览可言。

  但有山色而无水光,景色虽佳,总感欠缺。故下句紧接着写水。以“澜光”喻水,以“碧”形容水边的堤岸,中间着一“媚”字,把“澜光”、“碧堤”的生机活活画出,让读者仿佛看到一泓清水,波光粼粼,水边长堤含青滴翠,景色十分生动、鲜明而优美。游人乐此将陶然忘归了。这二句写静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谢朓

谢朓

谢朓(464~499年),字玄晖。汉族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,出身世家大族。谢朓与谢灵运同族,世称“小谢”。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、文学,为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后官宣城太守,终尚书吏部郎,又称谢宣城、谢吏部。东昏侯永元初,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,下狱死。曾与沈约等共创“永明体”。今存诗二百余首,多描写自然景物,间亦直抒怀抱,诗风清新秀丽,圆美流转,善于发端,时有佳句;又平仄协调,对偶工整,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。 262篇诗文  14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石塘濑听猿

沈约 沈约〔南北朝〕

噭噭夜猿鸣,溶溶晨雾合。
不知声远近,惟见山重沓。
既欢东岭唱,复伫西岩答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采莲赋

萧绎 萧绎〔南北朝〕

  紫茎兮文波,红莲兮芰荷。绿房兮翠盖,素实兮黄螺。

  于是妖童媛女,荡舟心许,鷁首徐回,兼传羽杯。櫂将移而藻挂,船欲动而萍开。尔其纤腰束素,迁延顾步。夏始春余,叶嫩花初。恐沾裳而浅笑,畏倾船而敛裾, 故以水溅兰桡,芦侵罗袸。菊泽未反,梧台迥见,荇湿沾衫,菱长绕钏。泛柏舟而容与,歌采莲于江渚。(江渚 一作:枉渚)

  歌曰:“碧玉小家女,来嫁汝南王。莲花乱脸色,荷叶杂衣香。因持荐君子,愿袭芙蓉裳。”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自君之出矣

刘骏 刘骏〔南北朝〕

自君之出矣,金翠闇无精。
思君如日月,回还昼夜生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